——小区居民主动加入抗疫志愿服务队伍一线写真之二

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涓滴之力,护你我无恙。在我市近几天实施临时封控静态管理中,除了帮建单位的下沉党员干部外,小区的居民也主动加入抗疫志愿服务队伍,为我们城市的抗疫“阵地战”筑起牢固而温暖的防线。虽然他们是普通的市民,拥有不同的身份,但他们用相同的勇敢坚守和温暖守护,让志愿精神在抗疫一线闪闪发光。

他们是承德市民良好素质的充分体现。他们的故事是温暖人心的火光,值得被看见与铭记。


“大宋”的爱心

和合承德网记者 马国臣

防护服、口罩、面罩、手套、鞋套……几分钟的工夫,一群年轻的或早已不再年轻的面孔,摇身一变,“战袍”加身。此刻,记者看到了一名来自承德日报社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宋鹏飞,平时单位同事都亲切地称呼他“大宋”。

这几天,他和其他抗疫工作者们每天从上午持续到下午,坚守岗位六七个小时。入户、测温、动员、引导、扫码、记录、取样、维护秩序、封锁路口,他们各司其职、配合默契,走时顺便帮忙带走门外的垃圾。这番操作下来,人早已精疲力竭。

“大宋”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秩序,他不停地提醒大家,要保持规定的间距站队等候核酸检测。当看到年老的居民需要搀扶时,他立刻走上前帮忙。看到有的孩子在排队时距离靠得太近,他会把孩子拽到安全位置。一位70岁的老太太,腿脚不便,走到核酸检测的亭子很困难,他便把做核酸人员喊过来,为她单独采集。老人手里的包很重,“大宋”在她做完核酸后,主动帮助提包送她回家。

完成一天的任务后,大家心照不宣默默前行,模糊不清的面罩上淌着汗水,磨破的鞋套和大地“诉说”着一步步的征程。互相喷洒酒精,卸下装备,还原彼此,疲惫地会心一笑,相约明天继续。

这个过程中,总会有人咨询一些事情,“大宋”都耐心地解答。几天来,他收获了许多甜美的微笑和无数声“谢谢”……


“大家的事就要大家干”

和合承德网记者 李永胜

这几天,双桥区大石庙社区武阳丽园小区的很多居民都认识了史建礼。“小史啊,嗓子都哑了,多喝点水!”下楼做核酸检测的居民看到这个大个子的“大白”被晒得满脸汗涔涔的,有些心疼。

史建礼,42岁,河北承德露露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是个热心公益的人,这些年一直担任武阳丽园小区6号楼楼长,义务为居民服务。疫情之下,他又做起了小区志愿者,负责3、5、6号楼近300户居民核酸检测的提醒、组织及入户为高龄人单检工作。

自5月10日下午开始,史建礼便协助医护人员展开了繁忙的核酸检测工作。微信通知、楼下喊话、楼上敲门,一栋栋、一层层、一户户,累并坚持着。头一天就忙到凌晨2点多。“虽说以前演练过,但实战起来还是手忙脚乱的。这几天好了,有了经验,干起来顺畅多了,而且大部分人对核酸检测都很理解,对我们也很支持、关心,说的话都挺暖心的。”工作的间隙,史建礼和记者简单地交流着。

当问起为什么要做志愿者,史建礼说:“大家的事,就要大家干。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共渡难关。”


没有防护服、未穿红马甲的无声守护

和合承德网记者 方艳梅

“我报名!”

“算我一个!”

……

5月11日,双桥区石洞子沟付家沟社区工具厂集资楼的居民微信群里,社区工作人员发出了小区需要志愿者的号召。短短几分钟,就有10多位居民在群里接龙报名。

他们当中有人民教师、电力工人、个体户……平日里忙忙碌碌,很多人彼此并不熟悉,然而,疫情面前,他们不约而同作出了同样的选择。

小区唯一的出口紧邻马路,把好“出入关”是做好整个小区防疫的关键一步。“到大门口站岗看似简单,事实上却需要志愿者既有耐心又有观察力。”5月13日中午,正在门口站岗的志愿者任宏岷对记者说,“入口已经用铁丝网拦上,可还是有居民想私自扒开出去,得好言好语相劝。有的医务工作者下班回来,验过健康码和行程卡后,再跟人家说声辛苦了,让坚守岗位的他们在特殊时期体会到回家的第一份温暖。”

“我就把平时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攒的一些经验告诉家长们,也利用自己的老师身份给孩子们布置小任务,让他们回家去完成,第二天做核酸的时候我会询问他们成果,并给予小小的奖励。”志愿者李凤芹是一名中学教师,她说这样的小妙招屡试不爽,成功“瓦解”了孩子们的聚集。

“大白”们到来之前,从自家搬出桌子供医务人员使用;检测开始前,一层楼一层楼地跑着去敲门,只为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检测开始后提醒大家保持一米距离……

志愿者们虽然没有防护服,也未穿红马甲,但他们用自己的爱心与付出为小区拉起了一道牢固的“安全线”。


拧成一股绳 汇聚战“疫”力

和合承德网记者 乔溪

“华姨说得真给力!”“华姨辛苦啦!”5月11日晚,双桥区嘉和广场小区核酸检测志愿者微信群里热闹非凡,志愿者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依旧在热烈讨论着。

5月10日晚,新成立的嘉和小区业委会接到世纪城社区委托,嘉和小区需要组建一支志愿者队伍。小区业委会成员们立刻在小区微信群里发出征集声明。“我有时间,我参加。”“我是党员,我报名。”一时间,小区微信群消息不断,来自各栋楼、各行各业的居民们纷纷响应。几个小时就集结了一支近40人的志愿者队伍。

5月11日8点,志愿者们就来到小区篮球场分配任务。“配送物资是体力活,我去吧。”10号楼的赵佳积极主动领了任务。“正好,我们学校9号批发回来的蔬菜,我都免费送给小区居民们。”赵佳说,他是承德优格教育托管中心的校长,更是嘉和小区业委会成员,在得知小区要静态管理后,立刻把学校新储备的物资都带回了小区,第一时间无偿发给没来得及采购的居民。

“我和老伴都80多岁了,听力不好,又不会用微信,本来还担心耽误做核酸呢,结果我们小区志愿者按照楼宇顺序挨家挨户敲门通知,不用提前下楼等待,有序又高效。”“志愿者不但把蔬菜给我配送到家,还帮我倒了垃圾。”“核酸检测我们楼没落下一人。”……小区居民对这支临时成立的志愿者队伍赞不绝口。


温暖每一个群众的心

和合承德网记者 刘冰

“请大家排好队,保持一米距离,不要聚集。”“请您提前准备好身份证,耐心等待。”“请大家戴好口罩,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这几日,在双桥区西大街办事处西大街社区核酸检测点,志愿者张国华不断重复这三句话,引导居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这三句话不断重复地说,有些排队的居民都听烦了,但我还是要大声地说出来,时时刻刻提醒广大居民。”张国华说。

唐春语在得知要开展核酸检测时,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来到检测点当起志愿者。在检测现场,哪里缺人手、哪里需要协助,她总是第一个冲上前。来检测的居民都夸赞她耐心又细致,大家都很配合她的工作。

“通过我的引导,居民排队更有序了,守住一米线,降低了疫情传播的风险;通过我的讲解,居民也没有那么紧张焦虑了,我觉得挺高兴的。”唐春语说。

自5月10日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以来,西大街社区已有129名志愿者投入到工作中,他们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和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不挑活、不畏难,坚守自己的岗位,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他们维护现场秩序,帮助群众顺利完成核酸采样,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温暖着每一个群众的心。


“为了家人,不辛苦”

和合承德网记者 李国强

“看到业主群发出招募志愿者的消息,社区有需要,我就马上报名了。”家住双桥区小老虎沟北欧云著的业主张先生说。

5月10日,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我市暂时按下了“慢行键”,全市实施临时封控静态管理。小老虎沟北欧云著小区30多位业主在物业组织下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以及街道工作人员的安排,参与到组织居民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中,成为小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支生力军。

“这里是我家,居民都是我的家人,为了家人,不辛苦。”

“社区的工作人员太辛苦了,我们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再说了,这不是咱自己的家嘛!”

当记者向这些业主志愿者道一声辛苦时,一句句平凡却感人的回答,不禁让人湿了眼眶、暖上心头。抗击疫情的路上,总能看到一些人,用他们平凡的话语和朴实的行动,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正是因为身边每一位平凡人的付出,才让我们对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更加有信心!


“一切都是值得的”

和合承德网记者 邢璐瑶

“我们报名!”在双桥区牛圈子沟现代城小区经营着一家商店的田庆军夫妇,由于疫情防控被封闭在小区内。田庆军与妻子敖云凤第一时间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

敖云凤每天奔走于十几栋楼之间,将生活物资送至居民手中,田庆军则维护小区治安。志愿者工作繁忙,身穿防护服的夫妻俩常常擦肩而过,默默为对方点赞鼓劲。

“在一线当志愿者,穿着白色防护服,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白’,我感觉很光荣!”家住牛圈子沟现代城小区刚刚退休的黄艳萍积极响应号召,报名成为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核酸检测做登记。“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考验,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志愿者召必战的态度。我也将在退休生活中继续发光发热,用微薄的力量为社区作贡献,带给身边人满满的正能量。”黄艳萍说,每当她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的那一刻,虽然脸上有着勒痕,浑身都是汗水,腿也感到酸疼,但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一切都是值得的。”她说。


让人感到温暖的“蓝朋友”

和合承德网记者 陈瑞平

“同志,请问能帮我买到降压药吗?家里只有我自己,孩子都不在身边,我也不会在网上买东西……”5月12日下午,高新区凤凰御景小区居民正有条不紊地排队进行核酸检测,队伍里的一位老大爷神色焦急地对前来支援的承德市蓝天救援队副队长马晶浩说。“大爷,您别着急,我这就帮您联系药店。”马晶浩立即与最近的药店联系购买药品,并送到老人家中。

5月10日上午,世纪城三期的一户居民家中,年幼的孩子突发呕吐腹泻,即将面临小区封控,家长急得满头大汗。正在这里进行封控宣传的承德市蓝天救援队副队长程大朋立即与医院和社区沟通协调,及时将孩子和其家人送到医院治疗。

在丽景华庭小区担任消杀任务的队员董超,圆满完成每天消杀任务的同时,帮助小区内行动不便的老人买菜、送菜、买药……

这些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来自承德市蓝天救援队温暖的“蓝朋友”是我们身边的“安全勇士”,他们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冲锋在前、不畏困难,时刻全力以赴。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承德市蓝天救援队接到市委、市政府指示,第一时间集结队伍,出动队员56人、队内志愿者70余人,进驻全市6个小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引导、大型无人机宣传、小区环境消杀、老弱群众帮扶等。他们深入百姓、服务于民,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群众筑牢生命的安全防线。


“居民的认可就是最大的满足”

和合承德网记者 郭宏伟

“请先登记,然后出示健康码,扫描后排队进行核酸检测。”金松林,一名普通的社区志愿者,每天都在重复着这句提示,生怕落下一个居民。

5月10日,我市突发疫情,我们的城市暂时按下了“慢行键”。“你好,我是党员,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参加小区的防疫工作。”当日下午,金松林主动报名参加防疫志愿工作。

当晚,他就参加了小区的守护工作。在简易的集装箱中,他始终根据防疫要求,紧紧守住封控道口,劝阻居民按要求居家。

金松林今年已70岁,是一名退休教师,从2020年起就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一直做着防疫的监督与宣传工作。作为楼道组长,不仅完成防疫任务,如何满足居民的日常所需,也是他的工作责任。疫情防控期间居民们有所需求,只要喊一声“老金”,他都会热情地给予帮助,虽然每天不知道要跑几次楼,防护服里也早已闷热不堪,但为了居民能安心一些,他甘之如饴。

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楼道居民的信任感越来越强,配合度也越来越高。“因为工作忙忘了储备蔬菜,没想到回家后,就看到了邻居放到门口的新鲜蔬菜,让我感到很温暖。”金松林说,“居民的认可就是最大的满足。”


“只要有耐心,都能当好‘防疫员’”

和合承德网记者 王安娜

“二号楼的居民请下楼做核酸了!”5月13日上午,志愿者马韬手持大喇叭提示居民下楼做核酸。

马韬是双桥区富顺诚小区二号楼楼长,也是一名投身公益事业多年的退伍军人。在本轮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过程中,他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

自5月10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以来,马韬每天引导富顺诚小区一、二号楼居民扫码登记、维持现场秩序等,细致耐心地回答居民问题,协助老人、孩子完成核酸检测登记。在富顺诚小区内像马韬这样的志愿者还有6人,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服务1.5万余人次。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能理解志愿者工作的人,“我在自己小区为什么还要戴口罩?”“我就是这个小区的人,为什么不能在楼下溜达?”面对这些疑问,马韬总是一遍遍地耐心解释,指导大家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防控意识不强,口罩戴得也不规范,遇到这种情况,他总是掏出包里备用的口罩送给他们,指导他们正确佩戴口罩。他说:“这些老年人其实都和自己父母年龄差不多,只要有耐心,大家都能当好‘防疫员’”。


“我必坚持到底”

和合承德网记者 张兆烨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逆向而行、听从指挥、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的担当,他们就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疫情防控志愿者。

25岁的柴源是一名毕业不久的大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双桥区老居宅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无论是全员核酸检测宣传、上门入户登记信息,还是各轮核酸检测,只要有需要的地方,处处都有他的身影。在全员核酸检测中,柴源勇挑重担,每次都化身“大白”进行信息采集工作,总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岗。柴源告诉记者:“每当做完信息登记后,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谢谢,你辛苦了!’此时,我的心里就特别温暖。大家一起努力,相信疫情终将过去。”

这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柴源是这个小区最年轻的志愿者,“只要社区需要,我必坚持到底。”

正是有了一批又一批主动请缨、无私奉献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参与到防控工作中,我们才有了打赢这场战役的必胜信心,志愿服务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关键时刻顶得上去”

和合承德网记者 马思稳

“请3号楼的居民下楼做核酸。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两米距离。核酸检测之前请准备好健康码或者身份证……”5月14日9时,在双桥区世纪城五区南小区里,由小区居民组建的志愿者们身着防护服,化身可爱“大白”正在忙碌地工作着。他们一些人在组织居民排队做核酸,一些人在召集着接下来要下楼做核酸的居民,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现场气氛紧张忙碌却又秩序井然。

“这几天我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全员核酸采集工作,这让我深切体会到一线人员的辛苦。”小区志愿者张乐告诉记者,自己曾经也是一名医护工作者,在第一轮做核酸的时候感觉现场工作人员特别忙碌,就主动申请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希望可以替工作人员分担一些工作,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

“关键时刻顶得上去,是我们的责任。牺牲一点休息时间,疫情防控紧缺的人手就可能补齐,人民群众就能多一份心安,很荣幸能为我市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世纪城五区南小区的志愿者张晓东表示。

双桥区桥东街道府前路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世纪城五区南小区有近40名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在小区进行志愿服务相关工作,这些志愿者的加入为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很大帮助。


“既然来了,就不能虚度”

和合承德网记者 李金宏

“只要疫情能控制住,苦点累点都不怕。”这是最近几天,在志愿服务中杜卫红和其他志愿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今年52岁的杜卫红,是市民族中学的一位教师,患有多年的胃溃疡、胃炎,就怕久站,但当疫情来袭,她还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只要能战胜疫情,让我干什么都愿意。”

她如愿成了防控前线的一名志愿者,在双桥区翠兴园小区核酸检测点负责扫码工作。

5月10日下午,双桥区进行第一轮核酸检测工作,杜卫红工作了6个多小时。长时间的站立,使她的胃病又发作了。但她没有退却,依旧每天坚守岗位,疼得厉害了就蹲下歇会儿,好些了又继续工作,户外的扫码工作完成,又入户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服务。“既然来了,就不能虚度。”正是这句话,支撑着杜卫红完成了各项工作。

早在2020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杜卫红就作为一名志愿者,服务于双桥区东园林社区。从2020年跨越至2022年,服务的地点变了,但她坚守的信念不曾改变,依旧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

和合承德网记者 李亚冰

“平时总是默默地为其他城市的志愿者们点赞,现在自己的城市有难,我没有理由不上场。”刘立新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但在疫情面前,他毅然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成为双桥区世纪城五期社区内的第一批志愿者。

早上不到7点,刘立新就赶往志愿者聚集点开始准备工作,搬运物资、维持秩序、住户登记……这一忙便是一整天。

为了节约防疫物资,有时他一天也不敢喝上一口水,“上厕所的话就会浪费一身防护服,而且也确实是没时间,我多干些活,医护人员就能少受些累。”由于连续作业,刘立新的嗓子哑了,鼻梁上的皮肤也被口罩勒出了印痕。

同样奔波在抗疫现场的,还有一个可爱的姑娘。

“您好,请开下门,该做核酸了。”家住双桥区丽景华庭的程茵是一名18岁的在校学生,得知封城的那一天,她便主动请缨,投身于社区的志愿者行列。

程茵的任务就是协助医护人员为那些需要居家隔离和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做核酸,这也是志愿者行列中较危险的工作。“没有考虑害不害怕的问题,我只是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更多人的安全。”

只要接到行动的通知,程茵就会立刻穿戴整齐奔赴工作岗位,年纪轻轻的她活泼开朗,就算忙碌了一整天,也不见她脸上有丝毫的倦容,“这边做完核酸检测后我还要回家上网课,幸好有课程回放,这样就能两不耽误啦。”面对程茵灿烂的笑脸,感受着她积极向上的人生,更加坚定了我们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的决心……


大学生志愿者的担当

和合承德网记者 马国臣 通讯员 杨永艳

突如其来的疫情,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普通人高贵的灵魂。在我市疫情防控一线有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他们勇于担当,无私奉献。这其中,一位大学生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担当。

23岁的马磊,现就读于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在围场开展的抗击疫情工作中,放假在家的马磊主动请缨参加,第一时间驱车赶到县城丽水湾小区,成了66号网格的一名志愿者,成为入户测温动员组的一员。

在2号楼长抽到别处工作后,马磊成为2号楼的负责人,他每天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穿梭于各个楼层,进行入户登记,并负责整栋楼信息录入和上报工作。在领到通行证后开始担负起上下班不便者的司机,为网格人员上下班保驾护航。看到马磊繁重的工作,组长说:“小马辛苦你了!”他总是微微笑着说:“没事,我还年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一名外地回乡学生用行动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能成为‘大白’,我感到特别光荣”

和合承德网记者 陈相旭

“1号楼下楼做核酸了!”“提前准备好电子健康码,间隔一米排队。”……他们是为居民送物资上门的“大白”,他们是核酸采样时维持秩序的“大白”。连日来,在市区各个封控社区内,众多居民志愿者化身“大白”,穿行在每个小区、每栋楼、每个单元提供服务,共同努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

在双桥区水泉沟社区头道沟家园小区,14岁的六年级学生姜长利在封控管理的第一时间加入了居民志愿者队伍,积极参加引导居民核酸检测、维持秩序、岗位执勤、运送生活物资等志愿服务工作,为小区的封控管理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了不耽误学习,他在参加各项防疫工作的同时,利用空闲时间,继续学习、完成作业。

“累吗?”“不累,能成为一名‘大白’,我感到特别光荣,为疫情防控贡献一点力量,我很自豪。承德加油!”姜长利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