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水、随手关灯、绿色出行、垃圾分类投放、使用环保购物袋……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低碳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早已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实际行动和生活态度。

生活低碳 幸福感满满

每次去超市购物前,徐佳都会将一个便携式环保购物袋放进包里,采购回来后,再把购物袋叠好,下次继续使用,这个习惯她已经坚持了很多年。

“从小看着父母勤俭节约,用淘米水浇花,把穿不了的纯棉旧衣服剪成抹布,这些做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因此,在组建家庭后,徐佳也开始了自己的绿色低碳生活。如今,6岁的儿子常常学着妈妈的样子,在外就餐后打包剩菜,出门大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幼儿园里提醒同学节约用水……小小年纪已然成了低碳生活的宣传员。

在徐佳看来,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仅节约资源、降低生活成本,还给她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

工作节能 高效又环保

吕娜是我市一家企业的办公室文员,由于工作繁忙琐碎,她常常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公司。无论多晚,她总是习惯性地检查一遍办公室的电源是否全部关闭,“同事都说我有‘强迫症’,不检查一遍总是不放心。”吕娜自己知道,这样的做法除了考虑到安全问题,也是她一贯坚持的低碳理念。

由于工作需要,吕娜每天都离不开打印纸,随着无纸化办公模式的推广,她和同事们都在尽量少用打印纸,不涉及重要文件则会双面打印。吕娜留意过,以前每个月都要用上4包打印纸,节约用纸后,他们每月能节省1包左右,长期下来帮公司节约很多开销。

“不是我抠门,这是观念问题,浪费的不只是钱,更是国家的能源。”吕娜说,如果每个人、每个单位都能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传播节能理念,践行绿色低碳生活,那么长期坚持下来,节约下的能源就相当可观了。

线上绿色 节能成时尚

“快看,我又种成了一棵树!”市民赵静打开一款软件,迫不及待地向朋友展示自己的最新成果。使用该软件5年时间,她已经通过线上植树的方式在甘肃种了4棵树。

赵静介绍,这是一款带动公众低碳减排的公益项目,用户通过绿色出行、减纸减塑、节能降耗、循环利用等低碳行为,可计为“绿色能量”。“绿色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用户就可以用手机申请在生态亟需修复的地区种下一棵真树,或者在生物多样性亟需保护的地区“认领”保护权益。之后,由企业捐资给公益机构,实施生态修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自己只需要每天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让植树造林的愿望成真,这样的项目应该多多推广,人人参与。”赵静说。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减少浪费粮食,以水稻为例,每少浪费0.5千克粮食,可节能约0.1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47千克;每月少开一天车,不但能避开拥堵,而且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每车每年可节油约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

让我们一起做“减法”,低碳生活吧!          承德日报社记者 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