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承德网记者 娄丽双

结束了在金山岭长城与英国游客的剪纸互动后,石俊凤立即驱车回到双桥区北兴隆街的石俊凤剪纸艺术工作室,拿出样纸开始进行创作。

“这次民间文艺创作活动,我们计划用6幅作品展示丰宁的发展进程和城市风貌。”说话间,石俊凤的笔尖在样纸上来回游走,在作品中已有的城市和企业建筑等图案的基础上,把祥云、花卉等富有剪纸艺术特质的图案融入其中。一旁,她的两个徒弟正拿着刻刀对样纸进行着二次创作。

2006年,丰宁满族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石俊凤一刀一剪,丝毫必究,精湛的技艺和绝活不断获得认可。

在工作室里,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陈列在展示橱柜和墙面上,吸引着市民和游客的目光。“以前剪纸多用于传统节日张贴的窗花,但现在不仅能装裱在镜框和画轴里,还能做成小摆件,张贴在团扇和灯笼上。”多年来,石俊凤为了让这一传统技艺能够适合现代审美,她一步步创新,让剪纸从窗花上走下来。如今,小小的剪纸不仅可以成为摆件,还能通过创作让它去展示时代的发展,通过剪纸讲故事,剪纸这门技艺从石俊凤的手中真正地“活”了起来。

40年来,石俊凤凭借着一把小小的剪刀,剪世界,闯世界,在民间艺术的世界中遨游。从1980年至今,她共创作作品2300余幅,曾2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国家级、省级大奖36项,《室上大吉》这一作品更是被中央文明委选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通稿在天安门广场及全国各地展播。自从1985年代表丰宁满族剪纸到美国表演后,石俊凤又先后17次到法国、德国和加拿大等16个国家表演剪纸,向世界展示着这一中国传统技艺。

为了传承剪纸这一技艺,目前,石俊凤共带徒弟13人,系统传授剪纸技艺,以俊凤剪纸品牌为核心的“石氏剪纸”人才团队已经形成。为了让剪纸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她自费创办了剪纸艺术馆,使剪纸教学传承、研讨交流、技艺展演有了固定场所。同时,先后与燕山大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承德技师学院、丰宁一小等学校合作建立教学传承基地。十多年来,累计开展义务剪纸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回乡村等活动300多次,授课1160课时,培训学员1万多人次。

“现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挖掘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我有了更大的信心把剪纸这门技艺传承好。”石俊凤把剪纸的普及传承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通过不懈努力,在传播文化、培养人才、带动就业以及推动剪纸的保护、传承、创新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真正地让剪纸这门技艺“活”起来、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