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人民日报社驻滦平县金沟屯镇下营子村第一书记左松涛

“到农村去做点儿实事。”这是左松涛一直以来的心愿。没想到,这个愿望在他50岁的时候实现了。他主动和人民日报社领导请缨,2021年被选派到滦平县金沟屯镇下营子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担任驻村书记以来,左松涛深入调查摸底、了解村情民意,在强化基层党建、改善乡村环境、发展创业致富等方面,出实招、办实事、解难题,取得扎实成效,赢得群众认可。

抓党建,做创新理论的“宣讲人”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是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力量。”左松涛一直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牢记心里,把加强下营子村党组织建设作为首要任务。

经过接触,左松涛感到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在经验上有些不足,思路上创新性不强,根本原因是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党的新思想、新理论学习掌握不够。《人民日报》是党的“喉舌”,如何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党的政策理论传递给基层?每当上级召开重要会议、出台新的政策,左松涛都会抓紧时间收集整理,将难理解的理论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召集党员群众讲给他们听。

为提高宣讲的感染力,左松涛创新学习模式,通过邀请乡镇包联领导给党员讲党课、到典型村交流学习、建立学习微信群、赴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多种形式,开展党员“互促学习班”“教育培训日”等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入心入脑,“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左松涛的带领下,村里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党员群众对村党组织更信任了,对发展前景感觉更明朗了,对新生活追求也更强烈了。

兴产业,做致富增收的“带头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左松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时的殷切嘱托。

他知道当地村民有养殖土蜂的传统,村里山地面积3.2万亩,有野生中药材100余种,春、夏、秋三季,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怒放,如此优质的资源正好为蜜蜂提供了丰富的花源,正所谓“好花出好蜜”,一条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油然而生。左松涛决定,把养蜂酿蜜通过市场化的模式统一管理运营,打造下营子村自己的品牌。致富的方向确定了,但经验不足、没有技术,如何运作推广,一时难住了他。

之后,左松涛开始走访蜂农、翻阅书籍、学习技术。在爱心企业帮助下,他带领村民赴外地学习蜂蜜生产加工流程,邀请专业的爱心企业来村调研,指导村民对原蜂蜜进行生产加工包装。经过不懈努力,“临风听蝉农牧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合作社统一收购村民原蜂蜜,按照食品生产许可标准,生产出“永酿”品牌蜂蜜,从此走上了产业兴旺的“甜蜜之旅”。

为了拓展蜂蜜及其他农产品销售渠道,左松涛带头推广宣传,在人民日报社旗下综合消费服务平台“人民优选”上开设了“永酿”蜂蜜微店。他还积极联系热心企业开展消费帮扶,通过企业电商销售平台、产品展销中心和企业点对点对接,出售本村农产品。

“永酿”蜂蜜的走红和其他农产品的热销,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但在左松涛看来,这些还远远不够,他要让每个村民富起来,让下营子村集体经济提上来。他进一步开拓思路,利用国家3A级景区“热河中药花海小镇”这个支柱产业带领村民走出一条振兴家乡之路,在深入研究后,他确定了“抓宣传、强基础、引业态”三步走发展思路。

经多方沟通,他联系了中央电视总台17套(田间示范秀)栏目到村里采访报道,提升了“热河中药花海小镇”中药材品牌影响力。同时,协调县涉农资金投入,完成了6000多米旅游观光道路硬化和500多米河道堤坝修建工作。依托下营子村乡村旅游资源和“承德民宿”金字招牌,引入民宿新业态,谋划出了围绕中药材、普通话、红色文化等文化内涵,大力推动下营子村民宿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谋福祉,做广大群众的“贴心人”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左松涛常年吃住在村里,长期穿着户外服、运动鞋,走田间地头,坐农家炕沿,用乡村土语话家常,用脚步量工作。

为感谢退伍老兵奉献国防建设,左松涛协助村党支部邀请在村28位退役军人开展“八一”慰问座谈会,倾听退役老兵心声,了解实际困难,发放慰问物品,鼓励他们退伍不褪色,为下营子村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在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左松涛和村干部举办了“尊老敬老贺重阳”趣味游艺会,给老同志发放慰问品,倡导老年人发挥余热,弘扬传统美德,在下营子发展中多出“金点子”。

农村老人和妇女生活节俭,往往不得病不体检,左松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积极协调,联合首钢工学院、碧桂园北京区域、县妇幼保健院联合举办了“冬日暖心捐赠发放”暨“妇女两癌筛查”活动,并捐赠了1000套迷彩服,为高龄村民发放了慰问品,对符合条件的妇女进行“两癌”筛查,得到村民的高度赞扬。

2022年2月,在左松涛努力下,中国扶贫基金会“童伴妈妈”项目成功落地下营子村,人民日报社金台物业党支部为村小学捐助了教学用品,让全村入学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感受到了浓浓的关爱。

利用休息日,左松涛带领党员群众开展义务劳动、护林巡查、特殊群体关爱等活动50余次,为村里办好事实事30余件。正是这样一个实在人,让村民感受到他真的很贴心。

抓项目,做乡村建设的“领路人”

“驻村第一书记不仅要下得去、待得住,更重要的是能够推动美丽乡村新发展。”左松涛一直这么认为。他把建阵地、修河堤、铺巷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落后面貌的突破口,积极推进协调落实。

在人民日报社大力支持下,左松涛先后主持完成了7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建设,配备了健身器材;完成了三人沟自然村和碾子沟自然村“户户通”工程,解决了村民出行“最后一米”的问题;安装路灯350盏,维修路灯160盏,村容村貌得到改观。

着眼于把下营子村建设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地,左松涛还积极协调中化环境公司到村开展厕所改造提升和污水综合治理实地调研,计划对2个公厕和2个户厕进行改造提升,同时还争取县涉农资金计划改造提升村里的河道堤坝。

立足下营子村自然资源、红色文化,左松涛抓住中组部、财政部“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的有利契机,争取到试点资金300万元,下一步,将对村部改造升级,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村部。

“我从农村出来,对贫困有着切身感受,这里的人民可亲可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组织、不负自我。”左松涛这么说,也在这么做,他的付出,深深镌刻在这片土地上,洋溢在村民幸福的笑容里……   和合承德网记者 张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