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服务中心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服务中心建立服务机制,完善服务设施,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团结带领全体员工,为建设“智慧景区、平安景区、魅力景区、文明景区”而不懈努力。
优化服务,制度先行。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服务中心党支部建立了“文明服务七级责任制”,把文明服务游客的责任层层分解,既明确各个岗位的服务职责,也倡导每名员工都是为民服务的示范员、文明旅游的引导员,发现游客有需求,第一时间落实首问责任制帮助解决。
“有一名老人在水心榭发病需要帮助……”2021年11月13日17时5分,正在避暑山庄城关门值班的景区服务中心监票部主任邵开荣,突然遇到游客求助,得知一位老人在独自游玩时突感身体不适。因为老人所在地方车辆无法通行,邵开荣搀扶着老人一步步向门口走去,一段500多米长只用几分钟就能走完的路,硬是走了50多分钟。将老人送到路口坐上出租车后,邵开荣才发现自己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
帮助游客找回丢失的手机、捡到游客丢失的皮包广播寻找失主、将游客忘在售票窗口的手机妥善保管并归还……一件件小事,正是服务中心员工自觉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次次行动。
每年春暖花开时节,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迎来旅游旺季,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奔赴承德,只为一睹世界文化遗产之美。自2021年4月1日起,服务中心党支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90余名志愿者,每天早晨6点40分来到避暑山庄丽正门、城关门,配合景区工作人员维持入园秩序。
“用手机微信扫一下这里,健康码就出来啦”“想要线上购买门票?我来帮您操作”“别着急,我搀着您通过检票通道”……从开园到闭园,12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中,志愿者一句句话语始终保持着暖心温度,赢得了游客称赞。
我为群众办实事,细微之处见真情。服务中心对避暑山庄宫殿区、湖区、平原区和周围所有开放寺庙的标识系统进行了全部更换,制作各类标识牌1724块,手绘导游全景地图1张,制作区域导览地图16张。依托微信平台开发建设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智能导览小程序,为游客提供360度VR全景虚拟游览、智能语言导游、扫码识景介绍、在线购票、旅游公共信息查询、文创产品预订等功能为一体的在线服务,让游客享受“智慧景区”的便利。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设置文明引导员,确保游客安全。
2021年以来,景区服务中心累计服务游客134800余人次,涌现出好人好事130余件,被游客亲切地称赞为“为民服务的优秀集体”,景区的志愿者也被游客称赞为“景区最美承德人”。随着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开展,景区服务中心党支部将进一步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平台,创新服务机制,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文明窗口创建、旅游服务品牌创建等载体,提升员工服务意识,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展现景区文明诚信的良好风采。承德日报记者 关秋实
上一篇:“这样的‘网红’我愿意当”
下一篇:立足群众需求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