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起,劳动课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


丰收啦!平泉市金杖子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硕果累累。学生们走进劳动实践基地参与劳作,亲近了自然、舒活了筋骨、活跃了身心、增长了知识,既增强了友谊凝聚力,提高了团队协调能力,又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收获的喜悦。 董建军 摄


切菜、拌馅、和面、揉面、搓球、擀皮……近日,在平泉市七家岱乡中心小学食堂,五六年级的师生开展了“巧手包饺子,劳动促成长”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发挥想象,包出来一个个奇形怪状的饺子,有圆的、有长的、有尖的、有扁的……老师对学生的创意纷纷点赞,直夸赞同学们心灵手巧。

不一会儿,食堂阿姨就帮同学们把饺子煮好了,大家兴高采烈地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自己包的饺子就是香,我要吃五碗!”一个小男孩开心地说。

教育部日前印发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劳动课将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多种劳动技能将纳入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的劳动课,代表劳动教育不再只是“蜻蜓点水”,而是以更加系统专业的姿态成为义务教育课程的一部分。

新劳动课应该如何上?又该如何进行评价?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学起来 劳动概念更加完整

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劳动课是不少“60后”“70后”“80后”的集体记忆。生炉子、擦玻璃、操场拔草、打扫教室……劳动课或多或少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从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到劳动课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尽管劳动课的形态、名称有所变化,但一直存在于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之中。

据悉,此次劳动课新标准的推出,是希望通过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使其成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根据新课标,今年秋季学期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劳动课程平均每周将不少于一课时,课程共设置十个任务群,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

此次发布的劳动课程标准顺应了时代要求,着重提升中小学生的生活技能。如低年级学生要学习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学会洗菜、择菜等;高年级学生则要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学会拆洗空调滤网、清洗饮水机、维修家电小故障等。

教育专家认为,此次新课标不仅涵盖了各类生活场景,还明确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劳动实践,将技巧、技能、科技实践活动等内容结合起来,劳动的概念更加完整。

走出去 劳动课程丰富多彩

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等均被纳入劳动课内容。日前,一项针对“劳动教育”的调查显示,关于中小学开设劳动课程面临的难题,排名靠前的两个选项分别是“缺乏劳动课专职教师”和“学校实践场地有限”。

如何破题?平泉市双桥小学校长齐维刚做了大胆的尝试,带领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开展一节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课。

金秋时节,齐维刚和老师们组织五年级学生走出城市,走进农村劳动实践基地,走近农民农耕生活,体验劳动的快乐,感受收获的喜悦。

齐维刚担任劳动老师,向同学们认真示范怎样收割向日葵,农业专家也耐心细致地给学生们传授农业小知识。学生们认真学习,分工合作,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劳动中去。有的手持镰刀收割向日葵,有的搬运,还有的在老师的带领下拔萝卜、摘南瓜、收黄豆等。充满朝气的身影,在田埂上来回穿梭,汗水浸湿额头,泥土沾满鞋子,暂时抛开书本,身心得到解放。

“每一颗葵花籽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我们真正懂得了收获的艰辛。”该校五年级的学生说。

“通过收割向日葵、拔萝卜、收黄豆等简单的劳动体验,孩子们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充分体会辛勤劳动带来的丰收喜悦,形成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农业专家说。

“学校缺乏劳动课专职教师和实践场地,我们就和农业基地、农业专家合作,请他们给孩子上课。”齐维刚认为,上好劳动课离不开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课程实施路径:学校根据国家课程内容要求开设劳动课;家庭重在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参与家庭劳动,掌握生活基本技能,家长应做好示范,为孩子劳动实践创造条件;社会应多提供公益劳动机会,比如各类实践基地,可以开放让学生参观,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基地的一些劳动体验过程。

据了解,双桥小学将继续在已有农业合作基地定期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劳动实践课程,并结合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充分挖掘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开展富有特色的家、校、社“三位一体”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劳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切切实实感受劳动的价值。

如何评 劳动教育评价要强化“过程”

新课标公布后,不少家长提出疑问:“劳动课的效果应该如何评价?”“孩子要参加劳动课考试吗?”……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不过,目前的课程标准和政策尚未将劳动教育纳入中考等考试考核范围。

平泉市官窖小学劳动课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评选校园“劳动小能手”等。

“技能成果容易评价。如何量化评价劳动观念养成、精神感悟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指标,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细化。”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晓军表示,劳动教育一定要强化“过程”评价,不能只看结果,要对孩子的劳动态度、技能掌握情况等进行综合反馈,形成完整的评价机制,让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接触实践、认识社会、收获成长,真正让技能从课本走向生活。

针对目前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尚未健全、教师参与劳动教育尚未纳入学校日常评价考核制度等问题,刘晓军认为,应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制度综合改革,用评价杠杆推动不同群体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在职称评审中,要对劳动课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用政策吸引其他学科教师参与到劳动教育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