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承德网讯(记者马思稳,通讯员赵建宏)针对我市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强降雨和极端天气高发、频发,我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承德市深化暴雨洪水应对工作“十条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压实防汛责任,确保防范措施落地见效。强化党委、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健全县级领导包乡、乡级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干部包户的转移避险责任制。对水库等重点区域部位开展巡查值守。针对人员集中、流动性大的重点区域和防护对象,逐一明确落实相关企业、单位的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各领域在建工程防汛责任制和技术专家保障体系。强化监测预警,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到位。针对强降雨天气过程,气象部门加密预报频次,及时发布预警,加强与水文部门协作配合,切实做好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气象、水文、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加强已建预测预报预警系统和平台运行维护。
强化宣传教育,确保全民参与提升意识。综合利用“报、网、台、微”等媒体,实时对山洪和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防灾避险知识开展常态化宣传。组织开展“第一响应人”培训。遇有极端天气过程,主流媒体滚动播报,提示社会公众做好防范准备。强化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确保群众及时转移避险。进一步明确县、乡(镇)、村级行政责任人,立即组织以村(社区)为单位核定危险区和隐患点,设立警示牌、转移路线指示和特征水位标识等明显的标识标牌。
做好排水防涝,确保城市正常有序运行。聚焦低洼地带,提前预置移动强排设备,及时抽排积水。当降雨强度增大水位上涨较快、超出排水能力时,果断采取断交、封控措施,严防事故发生。加强旅游管理,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市县文化旅游部门要加强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联系,合理安排旅游路线,适时采取关闭景区、分流游客、调整行程等措施。
突出重点行业防范,确保汛期生产安全稳定。高度重视在建工地安全,对存在洪水、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隐患的,要提前采取防范应对措施。加大矿山、尾矿库巡查频次,提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督促危险化学品、燃气、易爆物品、冶金工贸等行业领域企业特别是地处河道、山脚、地势低洼区域的企业单位,开展汛期安全检查,严防各类险情引发生产安全事故。持续排查整治隐患,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水库、堤防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安全度汛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重点排查小水库,坚决杜绝“小隐患酿成大事故”。 对堤防、险工险段重点排查穿堤建筑物、行洪薄弱部位等区域隐患排除情况、巡查值守制度落实情况。城镇橡胶坝群重点排查上下游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塌坝调度执行情况。塘坝重点排查巡查管护责任落实、隐患排查整改、安全防范措施执行以及“病险”塘坝空库运行管理等情况。
强化应急能力建设,确保救援工作有序有力。对已储备的防汛抢险和救生物资装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随时做好调运准备。向重点乡村预置救生、个人防护及抢险等常用物资。乡镇(街道)组建防汛应急救援队伍,形成“各自为战”,做到快速处置。各级防指加强统筹各专业队伍,随时做好抢大险、救大灾准备。严格值班值守,确保信息畅通处置迅速。实施应急、水务联合办公和气象、水文、城管、公安等20个部门联合会商指挥调度“双联”机制,提升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时效性和精准度。县级防办组织有关成员单位组成联合专班,承担防办日常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领导带班和双人值班制度,遇有重大天气过程,加强带班值班力量,增派业务骨干,实行“点对点”提醒调度。
上一篇:我市积极应对降雨天气确保百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