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我市旅游行业渐入旺季。记者观察到,无论是漫步在风景秀丽的景区,还是驻足在特色美食的街市,大多数游客都能够自觉遵守景区规定、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以各种实际行动践行文明旅游理念,传递文明风尚,“织就”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文明旅游观念深入人心
连日来,市区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景区人气火爆,不论是来承游客,还是本地市民,大家都自觉遵守文明旅游公约,树立健康文明旅游新风尚。
记者发现,景区的停车场内游客自觉把车辆停到车位内,机动车、非机动车都停放得整齐划一。景区内外地面干净整洁,很少见到游客丢弃的垃圾。大部分游客随身携带了塑料袋,把零食包装、瓜子壳、饮料瓶、包装纸等随手装在袋子内,遇到垃圾桶后再分类投放。还有景区的工作人员向游客提供文明引导、旅游咨询、文明提醒等服务,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来自天津的游客李萌告诉记者:“自觉排队,不破坏环境是每一个游客应该做的,承德景区处处都洋溢着文明之风,景区工作很细致,在这里游玩心情愉悦。”避暑山庄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十分注重文明旅游的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可以使游客提高思想认识,让大家知道保护环境,尤其是保护旅游环境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会做好园区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增加清洁人员和保洁频次,安排工作人员在园内各处巡查,提供咨询服务,引导游客做好垃圾分类和文明出行,让我们的景点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给游客出行带来好的体验。”
二仙居夜市,是承德“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带动购物、旅游、休闲等相关服务产业发展、激发夜间文旅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提质升级等方面不可或缺。每逢夜幕降临后,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有本市的市民,也有外地来的游客,但人多而有序,大家都能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做到文明出游。随机采访中,一些外地来承游客纷纷点赞我市文明旅游的好风尚。
文明旅游,塑造着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显示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文明行车停车、礼让行人,让交通更通畅安全;文明排队购票、检票,让秩序更井然;不乱扔果皮纸屑,让环境更清洁;不在禁烟场所吸烟,让环境更卫生;乃至弯腰捡起别人遗留的垃圾,伸手帮一把老弱病残……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加大宣传,积极引导市民和游客文明旅游、快乐出行,着力提升自身文明程度,以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文明素养,文明旅游在我市蔚然成风。
让文明旅游成最美风景
以文明为底色,景色更加亮丽。近年来,通过积极宣传、规范约束和社会监督等方式的引导,我市市民和游客大多能够遵守各景区景点相关规定,公共意识、规则意识、文明意识显著提升。
记者了解到,为加强景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多措并举,大力提升景区文明程度,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
提高文明景区的建设管理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景区硬件水平。投资800余万元对景区20座旅游厕所进行全面改造提升,获得国家文旅部颁发的“厕所革命”科技创新成果奖。投资900余万元对景区售验票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在全省景区率先实现了全部景区实名制售验票,身份证、人脸识别入园,门票预约订购、分时游览等功能服务。投资300余万元重新建设了景区标识系统,使景区的标识系统全部做到了数量充足、内容准确、位置科学。全面建成了景区智能导览系统,提供了VR全景虚拟游览、智能导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在线智慧服务。最大程度地为残疾游客建设了无障碍通道,扩大了特殊人群的可游览面积。
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和服务。制定了涉及文明服务、管理、环境卫生、治安秩序、职工培训等多方面内容20余项管理制度和办法,使文明服务、文明旅游成为景区的又一软实力。创新建设了七级责任体系,将包括安全生产、文物保护、旅游服务、环境卫生、精神文明等内容全部纳入七级责任体系建设之中,形成了层层压实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
深入开展特色活动,组织开展了“文明旅游提质提效教育实践活动”“文明旅游快乐你我教育实践活动”“景区文明旅游专项整治活动”等系列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形成了文明服务、文明旅游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了志愿者服务活动,围绕“维护环境、文明劝导、免费讲解”等内容,在景区为游客提供温暖贴心的志愿服务。主动邀请社会力量进行文明旅游服务监督,并定期向景区反馈文明服务、文明旅游存在的问题。
据悉,不久前经全国旅游标准化委员会、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评定机构的评定专家层层遴选和现场勘查评定,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的荣誉称号。承德日报记者 于鸿
上一篇:端午节出游 让风景与文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