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又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各大商圈“摩拳擦掌”,将儿童节变成“购物嘉年华”。商家纷纷创新经营模式,分享“儿童经济”大蛋糕。相关专家表示,对孩子爱的表达不应该只用礼物的贵重程度来衡量,更该关注孩子精神层面的需求和满足,回归儿童节爱的本真。

儿童经济热火朝天

5月31日,记者来到我市街头,发现不少商家铆足劲头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借“儿童经济”带动消费热潮。

在市区武烈路一家商场里,不少孩子都在父母的陪同下购买节日礼物。商场整座都是儿童业态,儿童服饰、儿童游乐场、儿童理发、早教中心、儿童摄影、母婴超市等一应俱全,各类儿童场所满眼都是“迎六一”“庆六一”的字眼和那丰富多彩的儿童商品。据了解,一些商家从五月初就开始运作“六一”儿童节促销活动了,这样的商业模式早已司空见惯。

今年“六一”,本打算改一改往年送衣服、玩具的惯例,想带他去周边露营。可是商场的童装、用品都在打折,索性买全套了。”一个五岁男孩儿的妈妈对记者说。记者从调查中发现,家长们给孩子过节花费主要集中在送孩子的礼物上,其中,玩具、衣服和书还是最受家长欢迎的经典“老三样”。

除了买买买,餐饮行业也“不甘示弱”。各大餐饮店门前的宣传板上,均推出了种类丰富的儿童套餐,其中包含多种蔬菜、主食、肉类,营养均衡,美味十足。甜品店也抓住机遇,制作了一批造型可爱的节日限量甜品,新鲜的水果搭配香醇的奶油,在味蕾获得满足感的同时,也为生活增添了一份仪式感。

家长过分放纵消费

“现在的家长,给孩子买东西根本不问价格,很多家长给孩子购买服装和玩具时,重视的是孩子意愿和品牌,价格多少根本不重要。五六百元一套的衣服,甚至上千元一件的电子玩具,说买就买,于业绩来说,我们肯定受益,但家长这消费模式有点变味了。”一家商场的营业人员这样说。同时,“六一”儿童节的高额消费也是一年比一年攀升。

黄女士和女儿提着一堆“战利品”正在一家餐饮店门前排号准备用餐,她告诉记者,“平时陪伴少,借着儿童节就想无限满足孩子,久而久之年年就这么成习惯了。”

采访中发现,许多家长在儿童节放纵孩子消费,是为了补偿自己平时因工作忙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因此带着孩子“集中消费”,尽可能让孩子感到满足。但从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家长完全放纵孩子在这些方面的要求是不理智的。在“儿童节”的消费上,刮起一股攀比之风,则更是要不得,也会让家庭条件一般的家长感到压力和无奈。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徐珊表示,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礼物,并且这份礼物不应只在儿童节才送出,父母一味满足孩子的物欲,而不关注孩子的内心,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让孩子过一个开心难忘的儿童节,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更该关注孩子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和满足。徐珊表示,回望几十年前,没有礼物人情攀比,没有商业运作的介入,那时候的儿童节更接近“孩子们的节日”。虽然儿童节给孩子一些小礼物是正常的,但是相对于物质奖励而言,家长们更应该关注孩子的精神满足,多陪陪孩子才是最好的“礼物”。教会孩子们关爱他人、关爱朋友,学会付出、分享,而不是一味索取和攀比,让孩子能健康成长,这才是儿童节的意义所在。    承德日报记者 张兆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