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承德网讯(记者马思稳、焦帅,通讯员姜雷廷)今年以来,市乡村振兴局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双线发力,固根本、防风险、抓创新、促提升,以“六大行动”为抓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坚持高位推动,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效推进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印发《明确职责任务的指导意见》和《有效衔接成效评价工作方案》,明确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任务分工。推行“月对标季对表年对账”、领导干部包联、部门联席会议、县乡“擂台赛”等制度,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推进巩固提升行动,坚决守牢防贫底线。对标省“早宽简实”要求,扎实推进动态监测帮扶,实现规范化管理、精准化防贫。制定《工作规程》,优化工作流程,缩短认定时间,推行“1355”工作法,升级“智慧防贫系统”,推广农户“一码申报”小程序,处置部门预警信息5.76万条,受理农户申报1561件、纳入率达56.9%。“一户一策”制定帮扶举措,户均落实帮扶措施3.96项,全市共有监测对象1.51万户、3.85万人,0.73万户、1.86万人稳定消除风险,未发生一例返贫致贫现象。

推进持续增收行动,激发内生动力。制定《关于促进脱贫群众增收的实施方案》,协调配合各行业部门抓好“四增一减”政策落实,脱贫群众增收基础更加稳固。结合5条优势特色产业示范带建设,投入衔接资金17.59亿元,实施产业项目470个。深入开展京津冀劳务协作、“春风行动”和“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培育劳务品牌14个,设立公益岗6.2万个。156个园区(项目)持续提升建设水平,2.5万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134个安置区全部纳入社区或村级组织管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逐步能致富。

推进项目攻坚行动,切实发挥资金效益。落实省级以上衔接资金24.66亿元,全市投入四级衔接资金和整合涉农资金共28.94亿元。截至8月底,新增小额信贷2151户、1.02亿元,贷款发放量位居全省前列。指导各县(市、区)谋划联农带农项目1982个,纳入年度计划985个项目全部开工。

推进包联帮扶行动,有效凝聚工作合力。印发《帮扶工作方案》,出台《统筹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累计3485个企业和社会组织结对帮扶行政村1889个,实施兴村项目2000余个。

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行动,积极打造和美乡村。高质量完成乡村建设数据信息采集,编制《承德市乡村建设任务清单实施细则》,建立县级项目库,为推进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抓手。兴隆县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平泉市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围场县和全市41个村成功入选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试点。在全市遴选10个有效衔接示范创建村,按照每村300万元给予重点支持,集中打造一批区域性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