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天颖 邓璐璐
近年来,我市各地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让乡风文明如春风化雨般日渐影响着群众的一言一行。跟随记者的脚步,让我们共同感受在村规民约的浸润下,各地群众齐心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图景。
“这样的村规民约最好记”
炎炎夏日,双桥区双峰寺镇小东沟村,一个个农家小院雅致亮丽,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村部里设计精美的村规民约宣传板格外醒目。 “新农民、须谨记,新生活、靠勤奋,美环境、护生态,邻里间、如鱼水,互帮助、手足情……村规约、大家立,皆恪守、众受益。”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顺口溜,有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的传统内容,也包含移风易俗、建设和美乡村等与时俱进的新内容。
“这样的村规民约简短又好记,随口就能说出来。”小东沟村村民李平志说。
据村民介绍,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结合本村实际,近期,经过村民多次讨论、反复修改、不断完善,提炼总结出了村规民约顺口溜,并配套制定了村规民约细则。
近年来,我市把村规民约作为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有力抓手,积极引导各村做到“一村一约”。同时,针对村规民约内容繁多宽泛、不便记忆的问题,将村规民约编排成顺口溜、村歌等,通过快板、歌曲传唱等形式展现。此外,还尝试将村规民约制作成宣传海报、墙体喷绘等,让村规民约潜移默化地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活中。
“根据村情量体裁衣制定的村规民约更接地气,也更具操作性。”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村规民约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
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融进村民心里。如今,小东沟村的乡间田野私搭乱建变少了,邻里互助增多了,家庭关系更和谐了。
“村规民约改掉了我的懒毛病”
近日,双滦区在肖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该村村书记武学平带领村民逐条逐句地学习“村规民约”细则,从爱国爱家到乡风文明,从村风民俗到孝老爱亲,从扫黑除恶到遵纪守法。
“可别小看这村规民约,现在村民人人自觉遵守,都管住了自己,不再乱丢垃圾,我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搞好。”正在自家庭院里忙着打扫卫生的张桂娟说,“是村规民约的推行改掉了我的懒毛病。”
肖店村党支部书记武学平感慨地说,自从有了村规民约,村民们的文明意识增强了,每天都自觉收拾好庭院杂物、圈养好家禽,现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乡村颜值在悄然改变,文明乡风也逐渐温润百姓心田。在建设文明乡风过程中,村规民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遵守村规民约已成为当地村民的一种自觉行为。
在肖店村村委会的宣传栏内,张贴着该村的村规民约,内容涉及爱国守法、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环境卫生、文明乡风等方面。武学平说,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村里对村规民约内容进行了完善,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活动,推动乡风民风好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乐起来,村民们在潜移默化中转观念、改陋习、树新风。
在肖店村,以前无人问津的小坑路面,有人补了;以前不戴头盔驾驶电动车的人慢慢变少了;以前不想外出务工、在家游手好闲的懒汉也没了。这些改变都得益于村规民约的深植于心、外化于行。
近年来,我市各地乡村推行村规民约制度上墙,不定期入户宣讲,组织村民共同学习,并推行积分制管理等,让村民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才能把自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进而促进文明乡风在乡村落地生根,有效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村规民约让当地村民成为参与者和受益者,乡风更文明、民风更淳朴,邻里更和谐、乡村更美丽。
“邻里关系越来越好了”
走进滦平县周台子村,村规民约张贴在党群服务中心门口宣传栏的显著位置,内容包括抚养、赡养义务,婚丧嫁娶,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如何商议处置等。
“新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后,我们村发生了许多可喜变化。现在村容村貌越来越美,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好了。”村民刘庆全说。
乡风好,百姓才能安。村规民约的实施,不仅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乡村面貌和群众思想,也成了乡村治理的法宝。
如今周台子村焕发出了新气象,村里建成了家风馆,并重新设计了社会公德广场和社会公德教育一条街,宣传展示美丽庭院、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的优秀典型,以淳朴的民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家风馆共设立六个主题:孝是立德之本、孝是敬爱之心、孝是教子有方、孝是言行有礼、孝是事业有成、孝是爱身报国。不仅选用了众多古代孝老敬亲故事,还选取了村里众多好媳妇、好女婿、最美家庭、勤俭持家典型、巾帼创业标兵、最美孝心好少年等身边典型。
村里还以“人美”为核心,组织村民开展了“五好家庭”争创、“十佳好婆媳”评选等活动,排演了《婆婆就是妈》《五美庭院谱新篇》《跪羊图》等节目宣传演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的同时,宣传了良好的家风家训。这些变化离不开村规民约的大力推行。
村民刘庆全说:“过去很多事情都需要村干部去协调,自从有了村规民约,全村有了一致的行为准则,村民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就拿出来比对,心平气和地商议解决,争议大大减少。”
上一篇:村村有舞台 宣讲“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