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孝和爱编织美好家庭

——记“承德好人”、宽城满族自治县孤山子村村民侯敏

宽城满族自治县孤山子村村民侯敏22岁那年嫁给了本村的才贵军,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侯敏母亲两次改嫁,跟随母亲漂泊的经历,让侯敏渴望自己家庭的稳定和幸福。

进了夫家门,就要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婆婆和小叔子,这成了摆在侯敏面前的难题。公公和丈夫在外干活养家,侯敏理所当然地挑起照顾他们的重担。婆婆的精神时好时坏,犯病时经常出走。每次离家出走,侯敏都是提心吊胆地四处寻找,费尽周折把婆婆领回家。

婆婆犯病时坐在窗台上无缘无故地骂侯敏,一骂就是半天,侯敏担心她病情加重还得顺着她说话,不能反驳半句。两年后,婆婆犯病离家出走,再也没有找到她,成了侯敏一块心病。侯敏小叔子严重智障,白天黑夜、有人没人都不穿衣服,生活也不能自理,经常在屋子里乱拉乱尿。尽管这样,小叔子的一日三餐,侯敏都准时安排到位,拉尿后给他清理身体,照料他的日常起居。俗话说“长嫂如母”,这些年侯敏真是如老母亲一样照顾着小叔子。从前,经济条件差,家里连一口水井都没有,为了给小叔子擦洗身体,把家里卫生搞好,侯敏借钱打了一口水井。不是洗就是擦,侯敏的手常年泡在水里,手都洗得起泡脱皮。二十多年,吃喝拉撒、日常起居,侯敏一直把小叔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

6年前,侯敏的公公患上了小脑萎缩,生活不能自理,还时常走丢,侯敏和丈夫经常顶着大雨、冒着大雪四处打听、寻找。更麻烦的是他大小便失禁,常年穿纸尿裤,每天都要给他换纸尿裤,擦洗身体。冬天的时候,侯敏和丈夫怕他挨冻,给他安上了炉子,有时候看不住,公公就会把自己的屋子点着,已失火两次。迫不得已侯敏把火炉子改成了电暖气。公公犯糊涂把家里的电视机砸碎了,电褥子也绞坏了,甚至,连侯敏的女儿也没轻没重地地打。这时候,侯敏心里抱怨,生闷气,别的女人都是水做的,而侯敏好像是铁打的、钢炼的,嫁过来就照顾患精神病的婆婆、小叔,照顾患小脑萎缩的公公,还要管孩子,操持家里的大小事情,侯敏和丈夫也生过气,拌过嘴,甚至有过离婚的念头。但一想到自己幼年随母亲的漂泊,想到结婚时对家庭稳定、幸福的执念,这种抱怨和念头也就打消了。家和万事兴,人生没有幸福不幸福,只有知不知足。

如今,侯敏家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侯敏和丈夫都在家门口有了工作,有固定的收入,侯敏夫妻携手照顾家庭,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了榜样,生活虽然清苦但也其乐融融。

侯敏大儿子今年20岁,在外读大学。每次放假回家时,他都主动帮着侯敏照顾爷爷和小叔。在他读初中时,班主任老师找侯敏谈过话,说你家孩子特别聪明,最好能陪读,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听到这话,侯敏哭了,侯敏也想陪孩子,可是家里的实际情况不允许。侯敏跟儿子说:“你爷爷把你爸爸养大,我们就给他养老;你小叔是你爸爸的亲弟弟,是手足,是亲情,需要我们照顾。我抽不出身陪你读书,你要自己克服困难,照顾好自己,为家庭分忧。”儿子上大学后,完全理解了侯敏,有一次他和侯敏谈心时,说道:“虽然我读初中和高中时,你没能陪我,但是你的孝顺和担当一直教育着我,影响着我。”儿子还嘱咐妹妹:“即使爸妈批评你,你也不能生气,要听话,有爸爸妈妈陪伴的童年才是童年,才是幸福的。”

有一次,侯敏的小女儿看到电视里的留守儿童,每次爸爸妈妈出门打工时,那些留守的孩子都要哭。小女儿就问侯敏:“他爸妈去挣钱了,他们为啥哭呀?”侯敏告诉女儿:“因为他们的父母不能在她身边陪她。”女儿说:“那我还算一个幸福的孩子,爸爸妈妈都能在家门口上班,我能天天看到爸爸妈妈。”侯敏的孝顺和勤劳影响了孩子们,孩子们上进,孝顺,懂事,让侯敏夫妇很欣慰。

身处逆境不言弃。侯敏以孝心爱心和睦家庭,以平等互敬经营爱情,以言传力行教化子女,用良好家风沁润心灵,编织出了多彩的“最美家庭”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