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德县五道河乡建厂沟村村民李铜


“我从小就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为那些烈士修座纪念碑。”而立之年的李铜,虽囊中羞涩,但为英烈立碑、让精神永存,一直是他魂牵梦绕的心愿。

李铜出生在承德县五道河乡建厂沟村,是位土生土长的庄稼汉。建厂沟村地处三地交界,山高林密,交通闭塞。抗日战争期间,此地为抗日军民打击日伪统治提供了天然屏障。一个个口口相传、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自小在李铜心里种下红色种子。17岁时,李铜辍学回家,成了牛倌。“每天到山上放牛,经常可以捡到子弹壳。有时大雨过后,林子里、土坎上还能冲出人骨。”几经考证,李铜判断这些遗骸,应为抗战烈士遗骸。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多年来,他坚持自觉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老区红色基因,保护革命历史遗址。自2010年起,10年间,他自费修建“承(德)平(泉)宁(城)抗战纪念馆”,头上多了一个“馆长”头衔。

当时家里仅有1万元人民币存款,上有年迈父母,下有两个孩子。“挣点血汗钱容易吗?建纪念馆,以后日子咋过?”老父亲李振山跟他红了脸。慢慢地,在妻子的支持下,李铜开始悄悄走访调查,并找到了解那段历史的当地党史专家撰写纪念碑碑文。

2012年,当地林场知道他的故事后,答应无偿提供一处院落。铲草填坑、修窗补瓦,荒废多年的小院成了“承平宁抗战纪念馆”。很快,他拿出家里全部积蓄,花费2万元,终于完成了修建纪念碑的心愿。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铭记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李铜又采取网上发帖、村村贴公告、四处寻访等方式,征集承平宁抗战实物。

一次他在野战医院遗址附近发现一颗手雷。“这可是难得的历史见证,但会不会爆炸,心里也没底儿。”为了取回手雷,临行前,他悄悄给妻子留下遗书。

几年来,只要听说哪里有抗战实物,李铜都风雨无阻地赶过去。他的坚持也感动了家人,八旬老父亲步行7里,默默到纪念馆锄草,打扫卫生。两个孩子悄悄省下买冰棍的钱,支持父亲。

10多年来,李铜先后花费20余万元建设纪念馆,现已接待各地参观人员10多万人次。去年,他又将散落山林间的9位烈士遗骸集中安葬,以便后人更好祭奠。

为了更好发挥纪念馆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承德市国防教育办公室正式授予“承平宁抗战纪念馆”市级国防教育基地称号,成为承德首个获此称号的个人自建纪念馆。  □ 承德日报记者 赵可会 王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