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女教师群像素描

□承德日报社记者李海涛 通讯员宋桂萍 冯兰 刘佳雯


编者按

有人用“蜡烛”来比喻教师,用“慈母”来赞美女教师。女教师不但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更用母亲般的爱心培育着每一个学生。她们承担起妻子、母亲、职业女性等多重社会角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滋润着一个个幼小的灵魂,是教育工作者的代表与榜样。

在塞外山城,就有这么一群杰出的女教师撑起了承德教坛的“半边天”。仲春时节,第108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悄然而至,让我们伴着春的气息,走进她们中间。


张秀芝:三十载甘为人梯育英才

02

又是一个留在学校陪孩子们睡觉的夜晚。

张秀芝听着宿舍内孩子们均匀的呼吸声,笑了。她是班级里那几十颗小星星的月亮,真的希望孩子们无论是快乐、幸福,还是烦恼、忧伤都能向她倾诉。她要用自己温暖的怀抱,给初次住宿的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倚靠。

自从实行寄宿制,她就是这四十多名孩子的“妈妈”,是初次离家的孩子们的情感依靠。

1992年7月,带着梦想与憧憬,张秀芝来到了毕业之后的第一所小学--双滦区西地中心校曹碾小学(现在的孙营教学点)。破旧的校舍,裸露的房梁,用塑料布糊的窗户,黑板是在土墙上抹上水泥,然后涂上墨汁做成的,取暖是用砖块和黄土坯搭的炉子。白天在学校上课,课下与孩子们一起嬉笑打闹。每天晚上备课、批改作业。小学升初中考试,她所带的班在全中心校14个平行班的排名中,由倒数第一,一下子成为了正数第一。学生高兴得手舞足蹈,家长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扎根乡村30年,张秀芝为家乡的教育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

小蕊曾经是张秀芝带过的一个很特别的小男孩。他是一个什么规矩都不懂、什么事都敢干的孩子--要么用石头把停在路边的车给划了;要么在马路上骑自行车摔得鼻青脸肿;要么去人家院子把人家种的菜给拔了……科任老师反映小蕊最近总是不写作业,还故意和同学找茬闹矛盾。

放学后,张秀芝来到小蕊家。四间平房一个小院,院子里并不整洁。屋内脏衣服丢得到处都是,根本没有下脚之处。小蕊站在一边只是一个劲地哭,不说话。原来,他的父母离婚了,母亲去了姥姥家。父亲患有肝硬化,但每天还出去跑车,早出晚归,平日里在家的只有他自己。他有时候去二娘家吃饭,有时候爸爸给的钱多就去饭店吃饭。

几经周折,张秀芝分别找到了他的爸爸和妈妈。一番谈话之后,家长表示:尽量管一管孩子,不再让孩子乱跑。承诺还没兑现几天,小蕊的爸爸就生病住院了,他的妈妈随后又回了娘家。张秀芝对小蕊更加关爱了,班里的同学也在放学后或者周末到他家里去,帮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渐渐地,小蕊变了,学习也努力了。这些年来,张秀芝总能收到小蕊在节日里发给她的信息:一声问候一声祝福或是一个汇报,向她讲述自己的喜怒哀乐。

张秀芝是同事眼中的教学能手,是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是家长心中的智多星。30年来,她勤奋工作,恪尽职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屡创佳绩,先后被评为省级“优秀乡村教师”、市级“学校安全稳定先进个人”“小学数学教学能手”、区级“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十佳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所带班级曾荣获市级“先进班集体”。

张秀芝在教学中教一科、爱一科、精通一科,30年来她的教学成绩在全乡始终名列前茅。把孩子送进她的班级,始终是很多家长的美好期盼。

乘着课改的东风,张秀芝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不仅她的课在区级评优课中荣获一等奖,经她指导的课在区级比赛中也都取得了一等奖。

张秀芝也没有忘记科研课题的研究,她先后参加了承德市“十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实验研究》《优化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农村小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实验研究》《小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策实验研究》《城郊小学构建健康课堂,优化学生心理品质的行动研究》,河北省“十一五”课题《农村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教学方法衔接的研究》……她的论文《实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在《软件·教育现代化》期刊上发表,荣获国家级一等奖。作为数学学科带头人,张秀芝对前来请教的老师,总是坦诚相待,为他们出谋划策、查找资料。

30年的教学生涯,她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的分量。她以其高尚的人格感染了学生,更影响了数学组甚至全校教师。


孙新蕊:感受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01

她是一名对外汉语教学志愿者,是带领孩子在充满魅力的大语文中遨游的“大姐姐”;她身为高三年级班主任,带着5个月的幼子和婆婆主动隔离在校,舍小家顾“大家”,为毕业生们撑起一片天……

她就是丰宁实验中学青年教师孙新蕊,已扎根山区一线语文教学十余年。“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具有非凡意义的生命馈赠。我和孩子们彼此成就,给予了生命中最美的礼物。”孙新蕊说。

孙新蕊大学毕业就来到丰宁实验中学任教,10多年来,内心始终遵循“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精心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的原则,勤奋努力,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满腔热忱。山里娃基础薄,孙新蕊相信勤能补拙。教学中,她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希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当学生认为诗词背诵乏味艰涩时,她就组织几个班级进行实验中学版的诗词大赛;学生作文难以下笔时,她就每天来一场“老天爷练笔”,见雪写雪,见风书风,就身边真实事件写真实感受,让学生笔下的文字由苍白空洞变为亲切真实;当阅读成为学生的负担时,她就定期在班级中组织“班级中的朗读者”活动……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孙老师的语文课,爱上了妙笔著文章的大语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孙新蕊把成为一名学者型的老师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她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与其他老师一起研究教材、教法、学法,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自我加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利用一切闲暇时间看书弥补知识的不足。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相继获评校级优质课一等奖、丰宁第四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等,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县级诗歌朗诵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孙新蕊注重对学生的品德熏陶,以教师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人格魅力,主动与家长沟通,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她组织班会,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扰和心理上的担忧。与每个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和短板,耐心地解决规劝。作为班主任,她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孙老师是一名值得依赖的老师、可以倾吐心声的朋友、受同学们尊敬的大姐姐。”一位同学这样说。不少已经走进大学校园的毕业生,放假时都要先到孙老师家坐坐。

2020年,武汉暴发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孙新蕊的丈夫是一名社区工作者,立即投入到“战疫”一线,孙欣蕊一肩扛起了照顾一家老小的重任。

2021年1月,疫情再次反复,丈夫依旧在社区一线忙碌无暇照顾家里,孙新蕊陷入了两难的选择:是在家照顾两个孩子,还是带着孩子和婆婆一起封闭在学校?小儿子早产,刚刚5个月大,如果封闭在学校的学生宿舍中,条件艰苦,这个稚嫩的孩子是否能承受得住?公公病逝,婆婆已经不堪打击,住在宿舍里,身体能否扛得住?如果她选择家庭,那学生们该怎么办?离高考还有5个月,这个时候学生们换新的班主任、新的语文老师,重新适应,势必要影响学习成绩,影响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责任和担当面前,孙新蕊毅然决然选择了学生。

5个多月的时间里,身为班主任的她和学生们朝夕相伴。有人不理解她,劝她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她坦然地说:“我既然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就不能耽误学生。”最终,在2021年的高考中,孙老师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39人参加高考,本科录取21人,其中4人被一本院校录取,郭鸿飞被211院校河北工业大学录取。

“这十年宝贵的教育生涯,是无数可爱学生的成长,给我的生命增加了无限的宽度。我要继续在教育事业中,长风破浪继续向前。”孙新蕊说。


孙丽萍:平凡中的坚守

 

03

“幼儿园,阳光下,老师像妈妈,无私奉献,小苗抽芽……”这是承德市第三幼儿园园歌中的一句歌词,深深地烙印在三幼青年骨干教师--孙丽萍的心里。就像歌词中唱的一样,她是每个宝贝的妈妈,默默奉献,呵护着宝贝们茁壮的成长。

孙丽萍2007年毕业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2008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今年是参加工作的第十四年。连续14年的全勤,在这背后有不为人知的付出。她不仅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小朋友们的“妈妈”,也是爸妈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家里两个孩子的妈妈。家里老人做手术、孩子换季生病,她全部克服,从未因为家里的事情请过一天假。面对甲状腺结节,哪怕是声带充血、嗓子一度发不出来声音,医生建议禁声的情况下,她还坚守在岗位上。

2021年7月,连续几天的持续性降雨,让市区的交通瘫痪。马路上漫过人腰的积水,让行人出行不便,更给幼儿园的家长和小朋友们带来了困难。到了放学时间,其他小朋友陆续被接走,班里只剩下她和彤彤。家长一时过不来,孙丽萍就陪着孩子一起做游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已经到了晚上7点多,家长还没来。孙丽萍打电话询问,得知此时彤彤爸爸已经走到旅游桥上。雨停了,积水渐消,彤彤也很想回家,孙丽萍抱着彤彤,趟着充满积水的路,迎着家长方向走,终于将孩子成功送到了家长的手中。家长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但他不知道的是,孙丽萍自己上小班的儿子还留在幼儿园,他也正在等待着他的妈妈。

在我市教育界,类似这样的事情有很多,类似这样的老师也有很多。她们在平凡的岗位真心付出,在工作中默默地坚守,将这种敬业精神和共产党员身上的美好品质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甘当绿叶,呵护幼苗,做教育璀璨星河中最平凡的坚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