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

以“毫厘”铸就匠心

——记2024年“承德大工匠”、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承德江钻分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康博伟

从一名普通的车床工人到如今的首席技师,从信念执着的青年到胸怀壮志的工匠,承德市五一劳动奖章、承德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承德市教育局机械加工大能手工作组成员康博伟,在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承德江钻分公司一线工作已经18年。在普通的岗位上,他用初心度量着一方天地,在毫厘间不断打磨着一颗匠心。

解难题、降成本,小改造解决大问题

承德江钻从韩国进口的刀具价格昂贵,又经常出现返修现象。针对这个问题,康博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设计图纸撕了一遍又一遍,品牌对比了一家又一家,终于在无数次实践后,通过采用新的加工方式,开辟出单刃加工中心镗铣的加工工艺。在近十年,他改进、设计刀具50余套,为公司降低刀具采购费用至少100万元。同时,康博伟不断查阅资料,反复对比试验,最终找到性价比最优的刀盘和刀具组合,每年降低刀片成本19万元,解决了铣刀片消耗过大的问题。

他还在作为承德江钻主要产品的平行闸板阀上下足功夫,经过反复试验,他将加工中心上把螺纹铣螺纹改为普通丝锥攻螺纹,每件加工时间降低到15分钟,效率提升1/4。他还先后自主设计制造各系列阀体精加工工装19套,综合加工效率提高3.5倍,节约工装采购费用约60余万元。

勇于担责、甘于奉献,国家重大项目中彰显工匠本色

2016年春节前,公司接到了国家“863”深海油气水下采油树项目加工紧急任务。该项目是国内自主设计和制造的首台套该类型产品,为国家海洋油气开发的“卡脖子”装备。康博伟担任项目组长,因为验收时间十分紧迫,康博伟和队员主动放弃了春节假期,开始了属于他们的新年奋斗。

“这是国家级攻关项目,把这么重要的加工任务交给承德江钻,是对我们极大的信任,我们不能丢自己的脸。”康博伟这话说给队员,更是说给自己。他带领队员们攻关多个技术难题,通过利用三维编程软件、宏程序,完成复杂曲面加工,并解决了特殊材质Ni625的加工。经过为期十余天的加工终于完成了这批重要产品,并在三月份一次性通过国家验收。该套产品的成功制造完成,标志着承德江钻在复杂结构工件的精密加工能力达到了石油装备制造行业先进甚至领先水平,也奠定了康博伟承德江钻首席技师和石化机械技术专家的地位。

创编新工艺、自制新工装,在危急中彰显大作为

随着承德江钻的不断发展和国内油井压力不断增大,重型零件的订单纷至沓来。面对新产品攻关难题,康博伟自告奋勇揭榜挂帅承担产品的试制工作。他每天奔波在技术组和生产现场,根据产品图纸设定加工工艺,自选刀具自编程,自己根据加工需求设计工装和专用量具,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新产品试制加工,节省了相关采购费用21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康博伟在技术革新、工艺改进、新产品试制等攻关工作中不断发挥着核心带头作用,成为承德江钻一线员工优秀的代表,他的工匠精神也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年轻人。现在的康博伟仍然坚守在一线岗位上,以工匠精神为指引,在数控机床上实现自我价值,更为承德江钻高质量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和合承德网记者 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