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承德网记者 邢海璇

趁着周末,市民孙涵予和母亲到滨河公园来遛娃。孩子们在儿童嬉戏区滑滑梯、荡秋千,塑胶跑道上有人在滑轮滑,还有人在绿地上放风筝……

热闹的场景让母女俩心生感慨。

“我小时候还没有湿地公园呢,周末的娱乐活动就是你们带我去山庄里转悠一圈。”孙涵予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周末可供休闲娱乐的公园绿地少之又少,到避暑山庄里游园成了大多数市民闲暇之余的选择。

“你别不知足,这样的公园可不是哪都有呢。”母亲拍了拍孙涵予的头。一个滑梯、一片草地,都记录着她儿时的童趣,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市民的美好记忆。

公园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担当”。30年来,公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功能单一到满足市民各种需求。其中的变化折射出城市的变迁。

针对城市原有公园绿地不能满足市民需求的情况,几年前,我市提出了向市区周边山体沟谷“要地”、向山体“要绿”,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让“园林上山”,建设山体休闲公园的绿化新模式。

山体公园的建设不仅展现了承德山城的自然景观,且有效分散了市民涌入避暑山庄休闲健身的压力。山体公园建成后,服务半径均在300-500米范围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满足了人们就近游憩的需求。

上山步道、休闲广场、厕所、观景亭、休闲座椅、垃圾桶、路灯等设施一应俱全,拓展了市民休闲锻炼空间。“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家搬到市区宏达山庄,佟山公园就成了我晨练的地点,步行几分钟就到了,特别方便。那时候,周末一有空,我还会和同学朋友买些吃的,在公园里野餐。”孙涵予说。

日渐增多的城市公园,串联起城市的山水人文,不仅满足了人们休闲运动的生活需要,也寄托着人们对田园城市的向往追求。让城市融入自然,呈现每个人心底的田园诗意。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按照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利用城市边角“零碎地”,打造功能多样、特色鲜明的“口袋公园”,拓展居民的休闲空间,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口袋公园”里扭腰器、引体向上器、太空漫步机等器材一应俱全,各式各样的体育健身设施,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休闲娱乐、运动健身。

如今,走在市区街头,以前一处处边角地、荒地,摇身一变成为集绿地、休闲、游园、健身、文化于一体的“口袋公园”,既扮靓了城市,也方便了市民。“周末我有空就带孩子出来转转,平时都是我父母带孩子在小区周边的公园里玩。孩子们挖沙子、做游戏,我爸和棋友下棋,晚上我妈和朋友们跳跳舞。‘口袋公园’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各有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对于家门口的公园,孙涵予觉得平添了很多乐趣。

城在绿中,家在园旁,人在景里。一座座城市公园绿意盎然,让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幸福感倍增。